四、主要标的信息
合同包1(兰西县第三次土壤普查成果编制服务):
服务类(黑龙江宏烨科技有限公司)
品目号 | 品目名称 | 采购标的 | 服务范围 | 服务要求 | 服务时间 | 服务标准 | 金额(元) | ||
1-1 | 其他农业服务 | 兰西县第三次土壤普查成果编制 | 兰西县 | ★第三次土壤普查成果编制工作需满足《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县级成果编制及验收导引》(【2024】19号文件)要求,开展土壤基础数据、土壤剖面调查数据和标本、土壤利用数据的审核、汇总与分析。绘制专业图件,操写普查报告,形成数据、文字、图件、数据库、样品库等普查成果并与有关部门等共享。完成全国耕地质量报告和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以及黑土地、盐碱地、酸化耕地改良利用等专项报告,全面总结普查工作,完成普查成果整理、数据审核,汇总形成第三次全县土壤普查基本数据;进入省土壤普查数据库平台,建立祥品库,完成全县普查成果验收、汇交与总结,形成全县耕地质量报告和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 ★一、图件成果,具体如下: 1.土壤属性图:利用土壤属性与不同比例尺气候、生物、母质、地形、人为因素等环境变量的相关性确定不同土壤属性与比例尺的环境变量结合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的地形分区构建不同土壤属性与比例尺的制图模型按照方法相对成熟、精度较优的原则经模型精度比较后筛选 出1个最优土壤属性制图模型或相对成熟的模型进行土壤制图。 2.土壤类型图:在二普县级土种图的基础上,通过土壤类型与环境因素空间分析、二普土壤图室内校核、土壤类型改变区提取与专家预判、二普土壤图野外校核、数字土壤制图、图件设计制作等技术环节,采用传统调查制图与数字土壤制图结合的方法,编制完成县土壤类型图。 3.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图:土壤农业利用适宜性评价图的形成以统一要求的标准化土壤三普土壤类型图为底图根据技术规范要求对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数字化制图。 4.耕地质量等级图:收集整理的行政界线、县乡镇位置、道路水系、居民地等基础地理图层以及形成的耕地质量评价单元图层制图单位借助制图软件按照点、线、面的上下顺序加载上述图层根据评价单元图层中质量等级字段进行颜色渲染并添加必要的图名、图例、比例尺、注记、晕线、外围要素、图廓、署名和制图日期等要素【要素及图式要求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属性图与专题图编制技术规范(修订版)》】并在图上适当位置添加各等级面积及占比统计表最终形成耕地质量等级图。 5.土壤普查采样点位图:样点信息通过全国土壤普查办下发,其他信息通过省级部门积累、协调等方式获取。属土壤三普规定成果,均应形成土壤采样点分布图。 ★二、文字成果,具体如下: 1.数据报告:土壤普查工作概况、土壤普查成果概述、土壤普查成果应用建议 等内容。 2.工作报告:对土壤普查工作背景、土壤普查工作组织、土壤普查任务实施、土壤普查工作成效进行内容总结。 3.技术报告(土壤资源评价与利用报告): (1)土壤普查概述(普查任务与范围、工作程序与技术路径、数据来源与成果清单);(2)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状况(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农业生产); (3)土壤类型(土壤分类、土壤类型与变化概述);(4)土壤属性(土壤属性分布与历史变化、各乡镇土壤属性分布);(5)土壤退化、障碍与改良(土壤酸化、土壤盐渍化、其他类型、土壤资源改良利用的对策建议);(6)土壤农业利用适宜性评价(评价方法概述、评价结果与分析 );(7)耕地质量等级评价(评价方法概述、评价结果与分析、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8)土壤资源综合利用建议。 4.土壤志(1)区域概况;(2)土壤形成、分类与分布(土壤形成过程、土壤分类 、土壤分布);(3)土壤类型(亚类1、亚类2);(4)土壤理化性状;(5)土壤资源评价与利用(土壤资源利用现状及评价、土壤改良利用与保护);(6)土壤资源利用与保护建议。 5.其他专题报告:根据县土壤普查相关专题报告,包括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报告、特色农产品区域土壤特征分析报告、退化耕地治理与改良利用专题报告等。 ★三、成果汇交及验收评审:按照《第三次全国土壤类型图编制技术规范》、《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属性图与专题图编制技术规范》《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库规范》等(如国家、省下达新的技术要求,按最新规范标准执行)开展兰西县土壤普查成果汇交工作,形成县级普查成果,普查成果包括图件成果、文字成果。成果通过市、省、国家级验收。 | 自合同签订后120日历日交货 | 1期:按照省三普办验收标准,各项成果汇总需满足国家、省三普办相关规定, 通过县、市、省、国家专项验收 | 679,800.00 |
曲晶(采购人代表)、林辛、宋晓虹
六、代理服务收费标准及金额:
文章推荐:
电科院煤检公司2025-2027年劳务外包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